新醫藥透視

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治療

家長態度對ADHD小朋友的影響

標籤: 專注力失調 , 過度活躍症 , ADHD

2017月10月09日 作者:精神科專科鄧萬豪醫生

小朋友求知慾旺盛、精力充沛、好動活潑,都是家長樂於看到的,畢竟小朋友還是「一靜不如一動」的好。不過,如果小朋友過份好動,甚至已經影響日常生活的話,家長便應當心子女是否可能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(ADHD)。

 

七歲的明仔最近確診患有ADHD,他的媽媽表示早於明仔幼稚園高班時便發現他跟其他小朋友不同,除了愛走來走去,不能好好坐上十分鐘外,平日交談時亦愛插嘴;加上有老師反映明仔難以專心上課,媽媽便懷疑明仔可能患有ADHD。幸好,明仔媽媽對此持開放態度,雖然因不希望兒子服藥而沒有及時求診,但仍有跟老師緊密溝通,於校內配合明仔的情況。直至近來,明仔的情況比以前嚴重,媽媽才決定帶他求醫。

 

然而,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跟明仔媽媽一樣,能夠接受子女患有ADHD。即使社會對ADHD的認知愈見普及,不少家長卻難以分辨頑皮與ADHD症狀,而更多的是不願意接受子女可能患病的事實。

 

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(ADHD)是一種神經生理及遺傳的疾病,基因和生活環境都是影響ADHD症狀嚴重程度的因素。ADHD並不罕見,但常被誤解為「百厭」和「不努力」;如果家長對ADHD不甚了解,很多時會責怪子女學業成績不理想和頑皮,又或是會把子女跟其他兄弟姊妹比較,這樣不但會損害子女的自尊,對自己有所懷疑,更會破壞親子關係,長遠更影響子女的一生。

 

ADHD最佳的治療方案是混合治療(即行為和藥物治療兩者俱備)。不少家長會擔心藥物帶來的副作用,但只要配合醫生指示,胃口不佳等副作用亦屬輕微。另一方面,家長應對子女多作鼓勵,同時積極跟校方配合子女的特殊需要,如安排小朋友坐第一行,方便老師及時提點,或分派一些合理的活動給小朋友如刷黑板和收功課等;最重要的是家長不要諱疾忌醫,應及早正視問題並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。

 

 

(鳴謝 Janssen, a division of Johnson & Johnson (HK) Ltd.支持)